人件#
---
创建日期: 2023-12-07
---
人人人人人。
在前两年的时候,我非常想做的两样东西是:KB(知识库)和PDM(项目分析管理)。 到了一种魔怔的程度,纠结该怎么做的时候,紧张发抖。 过程中,也一直提醒自己有这样那样的问题,还是想试试看。
现在很难想起来为什么那么执着于信息整理, 也无法再体会那种偏执的感觉。 放弃了就放下了。
这两样东西的本质是信息整理,而我或许是对于浪费的厌恶。 知识库 是为了不想当某些人离开,而经验就此断掉,或者相同的内容需要对不同的人一遍遍阐述; 项目分析管理 是希望回顾的时候,能够轻松还原当时所需要的信息,不必到处去找,快速把不同项目或者不同类型的分析链接起来。 我想要结构化的数据,有唯一的信息源、能方便的后处理,不要消耗时间在组织信息和辨别信息上。
目前为止,关于这两样东西的成果,虽然都有一个东西在那,却谈不上达到预期。 知识库像是积压了许多文章,却很少有完结的,而且都是我一个人在记,更多像是我个人的笔记、提醒。 而对 项目分析管理,网络文件夹上项目文件夹大家依旧存放的信息“我行我素”,我敢打赌如果要去查别人以前的工作,必是一头雾水。 不过我看自己以前的工作,也是风格不一,又如何约束得了他人?
为何现在放下了?我想是相较于以前“如果要追溯、纠察以前的工作,该怎么办”这种想法, 现在的想法更多是“这些内容是在得到结论过程中的暂存,都是为了完成项目”。 我的分析工具也迭代了几次,旧时的依赖早就破碎了吧。 从历史中获取了知识,融入到了新的文档中,如此历史就成为历史吧。 便也就放下了,不在乎是否结构化,不在乎是否还能拎出来还原。 (可能更重要的原因是,一直在被赶着往前,也不是那个要查历史的人,幸免罢了)
(我还是会有些难受,每每想到许多过往的努力,最终或许只得到一个概念、一个印象, 而后是被淹没消失还是又付出许多去重复、还原,浪费,令我难受。)
在此前试图推进KB和PDM时,权衡利弊,我都绕不过一个话题:“人”。
知识要传承,可以靠人。有问题不懂,问人。 而且人所梳理的信息,交谈过程中的收获,比他所记录下来以及我读取所获得的信息,要完备得多。 只是传播范围,以及时间记忆都会受到限制。
每个人作为节点收到的来自不同方向的信息,把信息看似重复的阐述,却从不同的角度、重新组织 再传播出去。 这些都是单一的结构无法表达的。人的存在,不仅仅能多维度表达,还在一次次交流中产生了(部分的)备份。
数据要收集、处理,也可以靠人。不知历史为何?让人去查,搜集信息试图理清顺序。 补全破损的依赖,或者让人去理解分析的过程再来一次。
人这个节点能够完成的任务类型还很多,不是最高效的,却总能灵活地组织起来把事情完成。
于是乎,(至少在当下人工智能还没有接管世界以前)我居然回到了世纪初的观点,“21世纪,最重要的是人才”。 大量的工程师人才,在每一个角落,去交流、去执行、去传承,去完成各种任务。 当社会中优秀工程师素质的人越来越多,互相配合,让社会像婴儿站起来,走向未知的世界。
人件
我们常常会谈系统中的软件、硬件,一个个节点,接收输入、处理、再输出。 其实人本身,也是整理系统的组成部分。
比如当一个节点需要另一个节点的信息,就通过邮件、消息的方式询问(这就是工作啊喂)。 “人”这个节点,知道的信息可以有很多类型,可靠性、容错度很高。 (只是他们中的一些(比如我)接到查询任务会很痛苦,要去翻找历史记录,不记得自己干过些什么了,甚至要去找其他人做过的东西。 这些 整理系统中的节点 想创建 整理系统 让自己轻松一点。)
又或者需要完成不同的任务,人节点的好处之一是通用性。 可以处于多个节点链中,完成不同的工作,而且不需要花大精力去编写“人”这个程序(或者每个人在维护自己这个程序)。 有时想想,其实我们有许多的工具,都透露着不够方便,工具开发很耗时,不如用“廉价”的人来应付。
不断地过项目、知识分享、老带新,编写报告、培训资料、工作手册,都是在强化人作为信息管理的节点。 优秀的人节点,可以快速与四周节点联系,让系统运作起来。
“人件”一词,并非创造性叫法,十多年前就听过《人件》一书,必读书目,可惜至今也未拜读。 不知我这浅薄理解,是否对“人件”一词的误解,妄用一下。
画布
我常常想通过编写工具、规范结构的方式,提升工作效率。 减少人在系统中的影响:低效、不确定性。 可是人思维与需求的多样性,又让这种通用工具很难实现。 即便我个人,也是多样的,彼时的我与此时的我,认知、需求、偏好上就已经有不同。
我一直很追求结构化的数据,而不喜欢用视觉化“渲染”的结果去传递信息。 因为改动信息伴随着许多的渲染变动,不像代码一样容易追溯。
没有结构化的数据,一次次需要人介入把信息提取再组织。 常感觉我所面对的是电子化,方便存储、传输;而不是数字化,结构化的信息。
可是没有什么结构能够包含一切,在不同的层面我们需要不同的信息。
最终,我觉得最厉害的工具是“笔与画布”。 能在上面创造出各种可能性,记录不同的结构。 能够拿着结果去交流沟通。
类似画布的工具,或许本意只有特定用途,却慢慢为了不同的需求被使用用成不同的模样。 我其实很不喜欢这种工具,却又是无尽的佩服。 而 人/工程师 也是一种画布。
抽象 与 真相
慢慢觉得世上最难的事情是沟通, 倒不是不能正常交流,而是要传递信息的时候,一方所思所想的方方面面,不能在另一方脑海中呈现。
语言描述是对信息的抽象,接收方听过后再形成他的印象。 每次抽象的传输都伴随着损耗,却也在接收方根据自己的认知形成新的信息。 不那么完全相同,一个内核能有不同地被依附,真相不完全是真相,也不必是。
绕回原处
我渐渐接受非结构化的表达,一方面是放下了,一方面是也无奈。 其实饶了一圈,什么也没有解决。 甚至当有新人对这混乱的状态提出看法时,我都无法阻止他雄心勃勃后无功而返,一如他人当时见我这般。
有时甚至开始怀疑,结构化的想法错了吗? 不,即使“人”很有效、很重要,依靠工具弥补“人”的不足,并无错误。
有时似乎许多的工作,就是不断地分析数据,组织信息。 如果人工智能能帮我们做这些就好了,让他们去归纳总结,于是人可以去做别的事情。 如果人与人的交流可以跳过语言就好了,于是再也没有误会。
也于是我们失去抽象的能力,再也不会产生新的认知。